《寫給自己:x,被拒絕了》
在重要的會議之前,一早就收到巨大的拒絕。疫情改變了許多事,努力快一年的案子,被告知要改弦易轍。雖然直覺早就告訴妳可能不太妙,事情真的發生了,還是這麼這麼地憤怒。
因為覺得被浪費,因為覺得被誤解,所以憤怒還混合了熟悉的苦澀感,於是一怒不可收拾,妳上線和顯生拍檔說,「等等我要去fight!!」。
一向比妳更衝在前面的顯生拍檔,這次顯得很幽幽,「fight?不要fight呢。」霎時間讓妳清醒了,啊說得也是,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得到邀請,投射者是要fight甚麼。好友用妳曾經說過許多次的話,來提醒妳,「沒有獲得邀請,也是給妳空間,妳就繼續寫作好了嘛。做妳喜歡的事情啊。」
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,在職場上總是知易行難,特別是妳對這個案子投入太多情感,讓妳再度陷入「這樣做對這裡最好」的我執與盲目,真的對這裡最好嗎?是妳自以為,還是大家也都這麼以為?
一年前成案的時候,妳還不知道人類圖,前端花了很多力氣媒合各方的期待,點對點地把周邊的資源串接起來,比別的案子經歷了更多波折,終於可以kick-off的時候,疫情迅雷不及掩耳地來了。
命運周周轉轉地給了妳一個Sign,如果沒有顯生好友的提醒,妳只會當它是另一個不近情理的拒絕,fight也只是困獸之鬥罷了。
我知道,妳一直很想成為遊戲裡一夫當關的「神坦」,卻忘記妳最大的魔法,只有甘於成為療癒回血的「補師」角色,才會施展得恰到好處。參加圈圈媽的讀書會時,我們曾經感嘆,為什麼每個人都不相信自己與身俱來的魔法,老是想要成為別人呢?
這個拒絕,妳現在有點懂了,它告訴妳,成為別人、或者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,並不會比較好,最好的就是當妳自己。接受自己有其侷限,不要硬ㄍㄧㄣ。
心情平靜之後,妳快快地重組了一下案型,大體follow下放的方向,也預留了一點退路和彈性。晚一點,妳打算跟妳的老闆說,謝謝她為妳爭取,妳覺得這樣就很足夠了,我們重新review吧。
苦澀了幾百次,每一次嚐的時候還是覺得好苦。但妳慢慢地承認與成為了自己,慢慢地,會微甜的。